栏目分类
秒杀7倍宗申动力!深海科技5大冠军底部暴起,汇金重仓连抢筹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52 点击次数:150
在A股市场,每一次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掀起资本市场的惊涛骇浪。2025年3月,当宗申动力凭借低空经济概念创下6天6板的疯狂行情时,另一场更为隐秘的资本布局正在深海科技领域悄然展开——中央汇金携9.1亿元重金押注的深海龙头股,正以“底部暴起”的姿态,被市场预言将“秒杀7倍宗申动力”的涨幅。
低空经济“旧王”与深海科技“新贵”的较量
宗申动力的崛起源于低空经济的政策红利。2024年,随着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试点在六大城市落地,低空经济成为资本宠儿。宗申动力因参与飞行器动力系统研发,股价从5元飙升至35元,龙虎榜数据显示,仅2024年5月单日便有2.25亿资金抢筹,机构与游资的博弈将其推上神坛。然而,这种狂热在2025年3月遭遇了转折——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“深海科技”纳入国家战略,10万亿市场规模的政策定调,让资本的目光急速转向海洋深处。
深海科技:政策与技术共振的“深水炸弹”
3月1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,将深海科技定义为“十万亿级风口”,直指我国在深海探查、资源开发、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。这一信号迅速引发市场连锁反应:海南陵水的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规划算力超2000PFlops,万米级LED深海照明技术实现国产替代,深海经济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。与低空经济相比,深海科技的产业链更长、技术壁垒更高,且政策扶持力度空前——社保基金与中央汇金的巨资入场,更被视为“国家意志”的体现。
汇金重仓的五大深海“冠军”
在这场资本盛宴中,五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成为汇金布局的重点:
1. 海兰信:全球海底数据中心龙头,海南陵水项目预计年收入超百亿元,其独有的高压密封与散热技术,使深海服务器集群效率比陆地数据中心提升40%。2025年初,汇金斥资9.1亿元增持,股价从15元启动,技术面呈现“倍量突破”态势。
2. 佛山照明:突破万米深海照明技术,填补国产空白。其LED设备耐压强度达110MPa,成功应用于“蛟龙号”科考船,并拿下南海油气平台90%的照明订单。社保基金2.45亿元持仓,成本价仅12元。
3. 中远海能:尽管主营油轮运输,但其深海油气勘探船队规模亚洲第一,近期获汇金抄底9074万股。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南海可燃冰项目,预计2026年商业化产能释放。
4. 中国石化:汇金3.15亿股重仓押注,目标直指南海深海油气田。其自主研发的“深海一号”钻井平台,可开采1500米以下油气资源,储量相当于3个大庆油田。
5. 未具名“探查龙头”:一家市净率仅0.8、股价5元的破净股,掌握深海机器人探查技术,市场份额全国第一。汇金与社保合计买入11亿元,机构预测其海底矿产测绘业务将带来年均300%的利润增长。
资本逻辑:从“低空狂欢”到“深海掘金”
低空经济的炒作本质是政策驱动的题材爆发,而深海科技的崛起则依托于实打实的资源与技术。以宗申动力为例,其市盈率已超百倍,而海兰信的动态市盈率仅28倍,业绩增速却达50%以上。更关键的是,深海资源的稀缺性——全球90%的未开发油气、稀土、可燃冰蕴藏于深海,中国在南海、东海等区域的勘探权争夺,使得相关企业兼具科技与资源双重属性。
市场的天平正在倾斜。2025年3月20日,深海科技板块单日成交额突破500亿元,海兰信、佛山照明均出现“涨停倍量”。相比之下,宗申动力虽仍有游资接力,但机构已开始撤离——5月7日龙虎榜显示,三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3324万元。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坦言:“低空经济是‘空中楼阁’,深海才是‘压舱石’。汇金的动向已经说明了一切。”
深海时代的“资本深潜”
当宗申动力的神话还在散户中口口相传时,机构早已潜入深海。这场资本迁徙的背后,既是国家战略的转向,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。从万米海底的数据中心到南海深处的油气田,从替代进口的照明技术到全球领先的探查机器人,深海科技的每一个突破都在重构A股的估值逻辑。或许用不了多久,这些“深水巨兽”的股价爆发,将让市场再次见证——真正的浪潮,永远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之下。